中共咸阳市泾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王玉理:一个个矛盾纠纷在他手中化解
来源: 作者:泾渭分明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5-05-28 10:07:39

 

每到周六中午12时许, 耀州区演池乡村上的高音喇叭都会定时响起:“各位乡党听我言,我是普法宣传员;宣传法律责任坚,‘六五’普法走在先;农民兄弟要维权,知法懂法最关键……”这时一块遇到的村民就会会心一笑说:“老王给咱又宣传法律知识了!”

老王就是被司法部授予全国人民调解能手的耀州区演池乡新兴村调委会主任王玉理。他今年60多岁了,在参加工作的40多年里,他情系人民调解,不怕跑断腿、磨破嘴,“抓早、抓小、抓苗头”,创造出“四心”、(细心、关心、热心、责任心)“四勤”(勤学习、勤动脑、勤动腿、勤记笔记)工作方法和“听、劝、调、和”四步调解法,坚持依法调解,把“情理法德”融入到农村各类矛盾纠纷的调解当中,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80余起,口头调解100余起,调处率、调处成功率分别达100%和98%,制止群体性事件36起,全村无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发生和村民贵重财物被盗案件发生。

“把邻里的事当自己的事干,在群众中才有权威!”

王玉理在农村与村民打了一辈子交道,村里人的脾气秉性他都一清二楚。干了一辈子的人民调解工作,王玉理说:“搞调解工作,就要把邻里的事当自己的事干,在群众中才有权威。”

 

1972 年,王玉理高中毕业回乡务农。村党支部书记看他是一个好苗子,就任命他担任村民兵连长。1973年委任村调委会主任。从此他就与人民调解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刚开始,王玉理担心胜任不了这项工作,一怕干不好群众笑话,出力不讨好;二怕忙于“闲事”,影响了自家收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慢慢摸索出了一些调解邻里纠纷的渠渠道道,这一干就是40多年。2006年初夏,两户村民因地畔子发生纠纷,一方把另一方的麦子拔掉,双方剑拔弩张。王玉理知道后,拿着土地清册,拉尺丈量,责令拔麦子的一方赔偿受损的一方15公斤小麦,双方现场和解。2008年,有两户村民为林地畔子发生纠纷。一方叫回了在西安工作的儿子、女儿,另一方叫来亲朋好友十几个,准备大干一场。王玉理得到信息后,他赶紧赶到现场说:“有多大的事,坐下来说,打架可是犯法的。”王玉理控制住事态发展,拉尺丈量,重新确定了地畔子。处理完这件事,当他回到家时,已是次日凌晨。

“依法调解,没私心,群众就会信赖你!”

王玉理整天处理的都是一些“墙根子、地畔子、婆媳关系两边子”的小事。王玉理说:“处理村民之间的纠纷,办事要公道,依法调解,没私心,群众就会信赖你。”

为了把村民之间的矛盾解决好,王玉理在几十年的矛盾调解工作中总结出了“四心”、“四勤”工作方法和“听劝调和”四步调解法。2007年3月的一天,天刚亮,王玉理本家的一个侄子王某跑到了王玉理家哭着说:“叔,我要和媳妇离婚。”王玉理说:“两口子有多大的仇,一大早就要离婚。”“她把我准备的买化肥农药的钱撬锁拿走了!”王玉理说:“媳妇撬锁拿钱肯定是你不好。”王玉理就叫来了王某的妻子问情况。王某的妻子说:“叔,不瞒你说,钱是我拿的,他平时不给我零花钱。”王某气愤地说:“你胡说,家里的5000多元你都花了,日子过不成了,我要离婚。”王玉理说:“过日子要相互尊重信任,勤俭持家。不能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无酒喝凉水?”一番苦口婆心地劝说,王某的妻子承认了错误。

2006 年春节刚过,村民李某在外村打牌输掉了妻子准备给孩子上学报名用的280元书本费。李某的妻子领着两个孩子到了王玉理家,一进门就说:“叔,这日子过不成了,把离婚证明给我开了。”王玉理说:“啥事?把你急头半脑的。”李某的妻子把事情说了一遍。王玉理打电话将李某叫来说:“你干的啥事么?赌博把娃的学输咧,以后在娃面前是个啥形象。”李某羞愧地低着头说:“我以后不赌博了,好好过日子。”王玉理拿出了280元钱说:“快去给娃报名去,不要把娃上学费的事耽搁了。”

“村里平安,家家稳定,我的心就平静了!”

农村实行责任制后,有些村里的人是各过各的日子,各挣各的钱,村上的事基本上没人管,王玉理依然坚守在农村,他说:“群众上访,多半是村里的事,你推我,我推你,没人管。村里平安,家家稳定,我的心就平静了!”

近几年,国家重视“三农”问题,连年出台了几个“一号文件”和法律法规,王玉理利用他爱学习、勤思考的特长,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把《土地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婚姻法》、《中老年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党的各项政策编成顺口溜,利用广播、黑板报和主持婚丧大事、串门闲谝的机会向群众宣传,形成了“农民人人都学法,知法懂法不违法,法律常识进万家,和谐稳定把家发”。今年4月份,张老汉把三个儿子“告”到了村调解委员会说:“仨娃不养我,我要告状。”王玉理分别找其三个儿子了解情况。三个儿子心中怨气,“让我爸我妈帮点忙,他们不愿意罢了,还说死了不让我们埋。”王玉理说:“老小老小,老人说点气话,你们做儿女的也当真。”他把老人的三个儿子儿媳叫到场,让各诉各的委屈,摆事实讲道理。他说:“赡养老人既是传统美德也是法律义务。你们也有儿有女了,你们的样子就是孩子的榜样!”张老汉的儿子儿媳听了王玉理入情入理的劝导,很快就父母赡养达成了协议。

这几年,靖西天然气、铜黄高速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从新兴村经过。村民常常因占用土地赔偿与施工队发生纠纷。2011年,铜黄高速第二条路从新兴村通过。施工队因工程款没有及时批下影响了村民的青苗赔偿款。村民把施工队的一辆拉钢材的车置留,施工队向派出所报案。派出所向群众做工作群众不答应。有人就建议让老王来处理。王玉理也没推辞。施工队带了20多人来到了王玉理家,村民200多人围了个水泄不通。王玉理对群众说:“施工队说了钱一批下来,保证给大家付款。咱把人家的车扣了就违法了,不要把一个经济赔偿案酿成一个刑事案子。各选几个代表来说事。车要管好,少一根钢材都是事。”经过座谈双方达成了协议。有几个80岁的老汉坐在车上不下来,说:“工程烂了找谁要钱去?”王玉理说:“工程烂了,我家里的东西你看上啥拿啥!

“村上的矛盾锈疙瘩,咋能有大发展?”

四十年来,王玉理作为一名村级调解干部,凭着一份热心和责任,干的是“不怕麻烦勤动腿,邻里纠纷磨破嘴;走村串户不怕累,勤记笔记多积累;遇到纠纷不推诿, 一控两降是根本”的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和称赞,获得了一系列荣誉。他的一个孙子看着一大堆荣誉证书说:“爷爷,都到啥时候了,这一大堆荣誉证书能顶饭吃、顶钱花?”王玉理笑着说:“娃,有些事不是钱的事。村上的事,你不管我不管,矛盾锈疙瘩,这个村能有大发展?”

王玉理家栽植了5亩果园,种了4亩地。村民之间发生矛盾纠纷也没有个迟早,只要一有矛盾纠纷发生,王玉理就第一个赶到现场。他常把自家的农活大多数交给了年近60岁的妻子来干,妻子身患多种疾病。每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两腿浮肿,经常埋怨和发牢骚,王玉理的心里真不好受。2007年,正值夏收,新兴村二组两村民发生纠纷,一个不让另一个叫的收割机从自己的地里过,打电话叫王玉理来处理。王玉理放下手中的活来处理,两个人一个不让一个,一直拖到中午。突然,雷声大作,下起暴雨,王玉理家的麦子还晒在场里。他赶紧往回跑,等回家妻子正把淋湿的麦子往回搬,没有好气地说:“你跑出去了,回来干啥!”2012年,秋收季节,王玉理调解村民的矛盾纠纷去了,让妻子一个人在果园里收苹果。妻子上到一颗苹果树上,突然树枝断了,她赶紧抓住树枝,把人吊在了空中。在村民的帮助下,才把妻子放了下来……

从事调解工作以来,王玉理获得了一系列荣誉:2005年8月,被省委政法委授予全省优秀治安中心户长;2008年11月,被省司法厅授予全省十佳人民调解员;2009年,被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授予全国五五普法先进个人;2012年8月,被司法部授予全国人民调解能手;2013年7月,被省人社厅、省政法委授予全省2009-201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2013年12月,被市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市司法局授予全市首届十大法治人物;2014年8月,被省司法厅授予全省模范人民调解员。40多年来,王玉理被国家、省、市、区有关部门授予各种称号受到奖励40多项。

 

上一条:太平镇“十不准”规定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下一条:我县出台《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约谈暂行办法》

有关法律法规------------------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详细]
中共泾阳县纪委  泾阳县监察委员会主办
地址:泾阳县姚家巷29号  电话:029-36222237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30047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