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树林,好课堂,蓝天搭帐山作墙,学习为抗日,熔炉炼纯钢。”这是安吴青训班学员编写的一首歌谣,也是学员们报国情怀的真实流露。
七十多年前,一队队追求理想和光明的青年、一队队身怀报国之志的青年、一队队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从关中地区各学校,从广大的沦陷区,从万里之遥的南洋诸国,冲破重重束缚,突破道道关卡,汇聚关中,来到古镇云阳,走进了嵯峨山下那座气势恢弘的安吴古堡。
在那里,由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领导,以西北青年救国联合的名义开办的战时青年训练班正在如期举办。在当时,迫于地方反动势力的干扰,有着地利之便的泾阳青年并不敢随意以公开的身份进入青训班学习。因为,一旦参加了学习,个人及家庭便会被贴上红色的标签,成为普通民众中的另类。
即便这样,仍有一部分觉醒的泾阳青年毅然冲破种种阻力,将身心投入家门口这樽红色熔炉之中,参加学习,经受锻炼,为自己的人生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出生于王桥高家巷的高鸿是陕西辛亥革命烈士高季维的遗孤,侵华日军的隆隆炮声中断了他在扬州中学的学业。回到故乡的高鸿利用暑假参加了青训班有学习。接受了培训的高鸿虽然没有投身民族解放的战场,却把满腔爱国之情转化为刻苦学习不懈动力。先考入中央大学,后留学美国伊利诺大学,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终身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开辟出分析化学新领域,被推选为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
出生于县西何家桥的何长庆以当地民先队骨干身份参加了青训班的学习。结业后被选送到陕北公学继续学习,迅速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完成学业后先后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中宣部资料科、西北工委和中央调查研究局工作。解放战争期间进入西北野战军随军工作团,参加了保卫解放区的战斗。建国后历任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政治部副主任、国家民委文化司司长等,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
当年正在西安高师求学的口镇西河村人孟奚受组织的委派回到泾阳参加学习。结业后北上延安,先后在抗大、鲁艺继续深造,奠定了他终身从事文化工作的根基。抗战期间,先后担任《青年战线》编辑、《青年与儿童》主编。解放战争期间调东北局宣传部工作,主持创办了《新农村》期刊,后更名为《共产党员》,现为辽宁省委机关刊物。解放后历任通俗读物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党委副书记等,在宣传和新闻出版工作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刚刚从小学毕业的临泾乡(今太平镇)人张茂才从青训班学习结业后回到泾干中学,组织抗日团体,宣传救国主张。在武昌师专学习期间,因组织学生运动被捕入狱。获释回陕后,参与了解放泾阳的工作,后调入省文联,专业从事关中民间艺术的挖掘、研究、创作和领导工作,先后担任省群艺馆办公室主任、省木偶剧团团长、陕西民俗研究会副主席、陕西国画院顾问等,终身致力于关中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
先辈们已离我们远去,他们那种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命运融为一体的奋斗精神有赖一代代泾阳人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