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不久,泾阳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市场秩序、建设美好家园。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全面战争,同时派遣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派飞机不断侦察袭扰中国境内目标,把战火燃烧到了中国边境。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的外来威胁,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场极其严峻的考验。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决定派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军事、政治较量,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其间,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和中共陕西省委、咸阳地委的要求,中共泾阳县委领导全县人民积极地开展了抗美援朝运动。
一、开展反美宣传,踊跃参军参战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同月,中国人民抗美授朝总会和省、地、县各级抗美援朝分会先后成立。10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国进行时事宣传的指示》。11月4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等各民主党派发表联合宣言,指出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持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也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救邻即自救,保卫祖国必须支援朝鲜人民。由此,抗美援朝宣传运动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展开,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1950年7月,中共泾阳县委开始在全县各界群众中开展反美侵台、支授朝鲜宣传活动。8月1日,全县一万多名各界群众在县城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声讨美帝国主义侵占台湾、侵略朝鲜的罪行。10月,泾阳县反美支朝运动委员会成立,县委书记韩学礼兼任主任,县长屈计君兼任副主任。11月,县委、县政府和县反美支朝运动委员会组织县级党政部门干部分组深人厂矿企业和广大农村开展抗美援朝宣传活动。农村、工厂、机关学校和街道,组织秧歌队、锣鼓队、演唱队、讲演队等,到街头、到村镇开展抗美援朝宣传活动。县青年团、妇联、工会、工商联等群众团体组织,通过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编写黑板报、墙报,放映幻灯片,办展览,出漫画,开广播,召开代表会、座谈会、声诉会等形式,开展广泛的爱国主义宣传和教育。1951年5月1日,在县城举行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及抗美援朝誓师大会,会后举行了万人示威大游行,在街道村镇开展了“和平签名”“反对美帝国主义武装日本”的签名活动,声援前线。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全县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投身抗美援朝运动各项工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全县广大青壮年和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踊跃报名,参军参战,涌现出许多母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着要参军的动人场景。1950年冬至1951年春,全县两次均超额完成征兵任务,先后有1960名优秀青壮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他们没有辜负家乡人民的期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英勇作战,先后有106名泾阳籍战土壮烈牺牲,9名战土荣立军功受到表彰。
二、慰问志愿军,优待军烈属,开展捐献活动
1951年1月12日和22日,抗美援朝总会先后发出关于募集救济面和慰问品、组织赴朝慰间团的通知,慰问在战争一线艰苦作战的中朝军队,救济朝鲜难民。根据中央和省、地的部署,泾阳县反美支朝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迅速在各机关、工厂、学校、团体、街道和全县人民中开展动员宣传活动。全县人民应声而动,掀起了募集救济品、慰问品、写慰问信的高潮。6月1日,抗美授朝总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捐献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的号召。6月28日,中共泾阳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出通告,号召全县人民订立爱国公约,开展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及爱国丰产运动,以超额完成工作生产任务的实际行动支援朝鲜前线。全县864个自然村,有805个村订立了爱国公约,订约覆盖率达93%以上。夏收中,各村以快缴粮、缴好粮、超缴粮为标尺,你追我赶,竟逐比赛,很快完成了“抗美援朝粮”(即公粮)的征缴任务。7月底,在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购棉储棉工作的指示》中,全县售存棉花26万斤。县茶叶工会组织剧团义演,将所得票款全部捐献。全县共捐钱物折款6亿多元(旧币)。7月5日,泾阳县群众捐给志愿军1架“泾阳号”战斗机的事迹被《群众目报》报道。
1951年2月,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抗美援朝总会关于开展优抚活动的号召,在全县自上而下的建立拥军优属委员会,开展慰问志愿军军烈属活动。各乡村建立代耕委员会,组织人力为军烈属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全县农村共优待军属26户,包耕地387.7亩,代耕地8户101亩。青年团、妇联及党政机关、学校、工厂、商店等单位,开展为军烈属送粮送衣、担水、打扫卫生等送温暖活动,表达对志愿军家属的敬意和尊重,增强了志愿军军烈属的荣誉感。1951年7月17日,县长屈计君带领县各界人士组成的慰问团,到永乐火车站迎接看望回国疗养的泾阳籍志愿军伤病员,并安排志愿军伤病员到高陵县康复医院就医疗养。1952年初,在反对美帝国主义细菌战的斗争中,县妇联组织城关区3500多名妇女举行集会和示威大游行,高举“反对美国散布细菌的滔天罪行”的大幅标语,高呼“加紧生产,支援前线,消灭美帝国主义!”等口号,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同年底,根据《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县人民政府为志愿军家属发放残废抚恤金2360万元(币),补助粮食78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