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泾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教师应做廉洁从业的表率
来源: 作者:卢玮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1-07-05 16:59:08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意思是说,老师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要完全胜任教师这一职业,必须有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及较高演讲才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培养了一大批多领域的优秀人才。新时代对全体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进一步明确师德底线,切实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不断规范职业行为,引导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毋庸置疑,教师这一职业具有很强的社会期望性和社会瞩目性。当社会出于自身发展需要,把培养下一代社会继承者的重任专交给教师时,当社会为培养良好的后继者而设置教师这一行业时,教师就不仅被赋予了在学校教书育人的职责,而且被赋予了倡化社会文明风尚的示范角色和引导角色。这就要求教师要在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信友善以及清正廉洁等方面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成为社会各界人士言语的“模板”及行为“标杆”。因此,社会对教师的选择比社会一般行业要严格得多,不仅要求有教书的学识,而且要求有示范学生和世人的良好品行。为师不廉,贻害无穷。不仅危害教师本人,更为严重的是必然危害学生,污化社会风尚,贻害社会。“为教清廉”不仅是党和人民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人格前提和品德基础。

依我之见,为教清廉应该是指教师在整个从教工作中都要坚持职业操守,做到廉洁从教。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九条载明“严于律己,清廉从教;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或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不得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教辅材料、社会保险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因此,教师决不能贪图学生及家长的钱物,不贪占公共和他人的财物,不沾染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贪、贿、欲等恶习,始终以清廉纯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和世人作出表率。

古语有云:“细微之处见风范,毫厘之优定乾坤。”廉洁从教首先要从点滴细节入手。作为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教师若具备率先垂范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行,不仅对学生进行言传,而且还以身示范。一方面就能够教育青少年深刻认识腐败之丑恶嘴脸和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教育学生做一个清廉纯洁之士,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还以教师的廉洁形象来教育、影响、感化社会中的成员,这样有利于彻底转变社会的不正风气。因此,作为教师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洁。”说的是不受贿赂,不接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贪图财物,不沾别人便宜,做到洁身自好。教师作为肩负社会育人重任的工作者更应当以廉洁立世,为真为善为美。廉洁是师道之前提,师道是立教之根本,廉洁也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也是教师形象的感人魅力。

《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廉洁从教就不要患得患失。奉献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教师从事的职业是一个造福人类、奉献人生的崇高事业。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没有白天、黑夜之分,没有假日、节日之闲。教师要讲授好一门或数门学科的课程,必须付出全部的聪明才智和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由此,人们把教师比“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别人;比作人梯和铺路石,让一批批、一代代接班人从自己的身上攀登到科学的顶峰。这就是人民教师的奉献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座右铭就是告戒我们所有的教师要具有奉献精神。以为学生服务为最高目的,以培育青少年成长成人为最大责任,不计报酬,不求索取,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报国。广大教师还要以国家社会的大业为已任,珍惜本人所承担的职责,爱岗敬业,乐于为之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廉洁从教,应当秉持公平诚信。教育部《准则》第八条也明确要求教师要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不得在招生、考试、推优、保送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根据这条精神,老师对学生应当一视同仁,要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不能因其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及财产状况不同而厚此薄彼,更不得在招生等工作中徇私情,谋私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以“爱满天下”为座右铭,他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正是为了祖国未来无数的瓦特、牛顿、爱迪生,教师将满腔的爱尽情赋予了学生。我们的工作,决定了我们天天和学生在一起,学生和我的接触时间可能比与父母的还要多。孩子们在学校学习快乐吗?课堂上学得好吗?我关心他们吗?当他们遇到什么事情时,我能帮助他们吗?……这些都是家长惦记的。所以很多家长会想法设法与老师“套近乎”,甚至给老师送礼品。尤其在端午节、教师节、中秋节等重要节点即将来临之际,有的家长总想给班主任或代课老师送点粽子、月饼以及购物卡,来点“小意思”。遇到这些“糖衣炮弹”袭来时,我们教师就应当讲明利害,婉言谢绝,如果个别家长太“任性”,就干脆将收受物品上交组织处理。如果我们老师把全部的爱心给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孩子,他们生活上或是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就用公正之心去帮助他们,去为他们化解难题,没有优亲厚友,不存在“势利眼”,那么家长就不会千方百计地来接近老师,给老师送礼了。如果我们对待学生出于公心,也可以从另外一个层面上避免了和家长的礼尚往来,为廉洁从教铺就了一条绿色通道。

一名让家长满意、让学生爱戴的老师,才是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坚守好廉洁从教的阵地。人民教师,虽然平凡,但是我们要用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事业上铸就崇高。以三尺讲台为阵地,两袖清风铸就新时代的师魂,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在实现中国的强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的伟大进程中再立新功。

(泾阳县教育局 卢玮)

上一条:永葆本色不忘初心 忠诚担当继续前进 下一条:工作证里的“玄机”

有关法律法规------------------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详细]
中共泾阳县纪委  泾阳县监察委员会主办
地址:泾阳县姚家巷29号  电话:029-36222237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30047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