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泾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诚信做人踏实干事 心系桑梓造福乡邻
来源:泾渭分明 作者:潘莎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1-03-03 09:56:11

诚信做人,踏实干事。心系桑梓,造福乡邻。这是刘氏祖训中其中的两句训言。据族谱记载以及辈辈口传,龙源村刘氏家族祖籍山西,明嘉靖末年先祖刘昭举家移居彬洲,史书记载先祖刘昭时为朝延正二品户部尚书。1816年清仁宗,嘉庆二十一年龙源村刘氏先祖刘德离彬迁泾定居龙泉东北处,建村刘德堡。距今已200余年,先祖刘德胸襟宽广,好施乐善,家风正,家教严。五代行医,治病救人,辈辈人称刘善人。

刘炜,中共党员,现任陕西炜龙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龙源村、炜龙公司联合党支部书记。龙源村刘氏家族第七代子孙,从小在刘氏祖训的教育启迪下,意志坚强,崇德崇善。1980年—1997年在本县龙泉中学任教期间就是一位公认的好老师,曾担任该校体、音、美学科教研组长,中学一级教师,同时被评为“全国千名优秀教师”。

人有多大的胸怀,就有多大的抱负。刘炜从没忘记“心系桑梓,造福乡邻”这句训言。每当想起乡亲们祖辈生活在这块干旱贫瘠的荒沟荒坡,就连吃穿问题都无法解决时,心中总像有一股烈火在燃烧,随时都有喷发的可能。最终他下定决心誓死要改变家乡的恶劣环境,让乡亲们摆脱贫穷的困扰。1998年在父亲的支持下,他告别了为之奋斗17年的教坛,带领妻子和几位哥哥,用架子车把所有的家当和生产工具拉进了村北这片荒沟荒坡,开始践行由他亲手设计的播绿之路。刘炜深知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想要改变龙源村的自然面貌,必须采用科学加若干才能得以实现,经过专家和父亲的指导他很快拿出了治理方案。龙源村地处县城东北20公里,纯属干旱台塬地带,这里五沟七梁,沟深坡陡,荒坡坡比大多在35°以上,杂草都生长艰难,更谈不上植树造林,因而要绿化荒山,必须先进行土壤治理。1998年—2006年,刘炜带领家人冬战严寒,夏战酷暑,日战太阳,夜战月亮,长达8年时间一家人从没有离开过这片荒沟荒坡。由于道路和地形、经济等限制。大型机械无法使用,他们只能用传统的农业工具人力开挖,人力推运。长期奋斗,逐渐推进。一直让原本一坡坡、一架架荒沟荒坡呈现出了一排排、一垄垄美丽的梯田。漫长的八年奋斗,刘炜和家人艰辛的汗水洒遍了这片沟沟坎坎,共修筑治理荒山面积1万余亩。受到了上级鼓励表彰,荣获了“陕西省西部旱腰带贡献奖”同时被国家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从2007年3月开始,刘炜不只是家人参与,同时鼓励村上的贫困户及闲置劳动力,每月发给他们固定工资组织大家一起参与植树造林。为了加快绿化进程,提高栽植成活率。首先进行封沟育林,以减少新栽树木及原有植被免遭破坏。如放牧、砍柴、挖中草药等破坏行为都有专人看护。其次在选栽树种方面采用一树当家,多树发展的办法,把适宜在渭北旱腰带地区生长的侧柏和刺槐定为主树种,同时以葡萄为主大量发展如杏子、柿子、核桃、樱桃等杂果。为了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加大绿化密度。在道路崎岖狭窄的条件下,大家用人力挑水,用牛车拉水,用肩膀扛树,把凡是人能去的地方甚至在陡峭的悬崖上都栽满了树木,共栽植各种树木180多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节约用水,不让水土流失浪费,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共修筑拦水坝3座,年拦水3360m³,修建蓄水池两个年蓄水2700m³。经过专家测定还成功打出了3眼150米深井,确保了绿化用水。采用滴灌方法保护了水资源。目前在刘炜亲自带领下,在上级党政及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原始干枯的不毛之地现已被一片绿色地毯包裹的严严实实,绿化面积达到了近15000亩,其中生态林占近8000亩,经果林占近7000亩。昔日的荒沟荒坡变成了如今的青水绿山,金山银山。生态、经济双赢收。乡亲们得到了实惠,刘炜也成为了全国绿化先进人物,全国植树造林先进个人。

正因为生态环境的改变提升,龙源村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的造福乡亲,带动村邻,身为龙源村党支部书记的刘炜很快把思路转变到调整产业结构上来,除了调整提升种养殖产业外,并依靠龙源村现有的生态环境优势,以及龙源村久远的历史文化遗址和民俗文化资源,重点发展乡村旅游。2014年注册成立了泾阳龙泉山庄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广大游客的旅游需求,打造出了生态观光、健康养生、休闲娱乐、生态采摘、特色美食、农耕体验、历史文化等七大旅游板块,受到了广大游客的非常青睐。2016年为了实现走共同富裕道路,精准助力脱贫,将原龙泉山庄更名为龙泉公社,鼓励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大力推进脱贫致富,已经成为刘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五年来在公司发展所需资金缺口极大的情况下,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以及很多便民利民的方式方法,鼓励村民参与产业,共同发展。共扶持创业户258户,促进就业870人,设立公益性岗位为全村45户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利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模式,采取旅游+扶贫的方式。把安吴镇208户贫困户的资金入股龙泉公社集体经营,定期按股分红,同时把村上经营不善贫困户的“三荒”土地流转公司经营,公司每年按入股面积分给红利,这样既调动了农民参与产业的积极性,同时降低了农民的经营风险。龙源村、龙泉公社在刘炜的带领下,村企融合,共同发展,资源共享,互促互进,不但经济得到了发展,同时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村企共同治理生态环境卫生,联合种花育草15.5亩,新修村级道路6.8公里,治理垃圾杂草260多吨,共建种养殖基地3个155亩,利用旅游产业带动了周边的冯家村、岳家村、毛家村、王家村1000余人参与产业经营、直接受益人数3000余人。

家风影响着民风,一个好的家风会教育培养出一代代优秀人才。刘炜就是其中的代表,有了“诚信做人,踏实干事,心系桑梓,造福乡邻”这一宝贵的祖训,才有了他人生的格局,龙源村才会有如今经济、社会大发展。如今的龙泉公社远近闻名,先后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全国旅游目的地”、“全国重点旅游村”。刘炜个人先后被评为“省级党员致富带头人”、“咸阳市劳动模范”。

上一条:猴子的悲哀 下一条:追忆唐十八陵之建陵

有关法律法规------------------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详细]
中共泾阳县纪委  泾阳县监察委员会主办
地址:泾阳县姚家巷29号  电话:029-36222237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30047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