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既是文明、进步的历程,也是腐败与反腐败斗争与抉择的历程。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出现统治阶层,也便出现了贪腐的问题。无论是奴隶制时代的奴隶主阶层还是封建时代的地主阶层,他们不劳而获,贪婪成性,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而与他们相对立的奴隶阶层和贫雇农阶层尽管终日劳作,却经常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连生计难也以维系。面对这样显失公平的社会现实,面对统治阶层的腐败贪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并不完全是逆来顺受,听天由命,他们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这第一声铿锵的呐喊并没有随时间的流失化为历史尘埃,它有幸被收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那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硕鼠》诗。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诗中,作者把贪婪腐败的统治阶层比喻为令人厌恶的肥硕的田鼠,用第一人称对话的口吻,警告他们“无食我黍!无食我麦!无食我苗”,无情地揭露了其贪婪、残忍、寄生的本性,字里行间充满着强烈的不满与忿恨。这忿恨继而转化为一种奋力的抗争,离开这不公平的社会,去追寻那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远离贪腐的世外桃园,在那里安居乐业,尽享逍遥。
在两千多年以前的遥远时代,这抗争虽然显得有些软弱,但毕竟向贪腐发出了第一声抗争的宣言,确因难能而愈显可贵。
值得慨叹的是,两千多年过去了,贪腐的毒瘤依旧侵害着社会的肌体,破坏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依然在继续。腐败现象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百姓的幸福安康。在惩治腐败的艰苦斗争中,我们不会忘记来自遥远岁月的铿锵呐喊。
(泾阳县纪委监委 杨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