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为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便民服务制度,该县纪委结合实际,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作为县、镇行政职能向农村的延伸与拓展,紧紧围绕“干部轮流值班、方便群众办事”的思维理念,从解决“有人办事”、“办得好事”入手,创出了服务群众、服务民生、服务基层的运行和管理新机制。不断健全完善的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促进了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让基层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
一是建立干部轮流值班工作新机制。针对当前农村和农村干部的实际,泾阳县在全县各村便民服务室建立两委会干部轮流值班制度。该制度规定,每周一到周六,由村两委会干部试行轮流值班制,负责受理登记、代办村民服务事项,详细记录为群众服务的事项、办理的时限、办理的结果等,做到一月一归档。不值班的干部集中在村组解决群众问题,周日由两委干部集中联合办公,统一接待群众来访,受理群众诉求,办理或帮助解决群众的请求事宜。仅王桥镇社树村便民服务室成立以来,村级干部轮流值班累计受理群众来访200余人次,其中接受政策咨询占40%,开具证明占50%,调处矛盾占10%,充分发挥了村级便民服务室的职能,受到群众的好评。
二是建立村民事务代办制。对一些行动不便、老弱病残或有实际困难需要到上一级部门办理的事项特殊人群,建立了村民事务代办制。由值班干部统一受理后,由两委干部轮流代办,对办事涉及的费用,凭开具的发票由村会计统一报销。对因政策、法律法规规定或其他原因不能办理或不便代办的事务,书面或口头说明理由、告知原因。中张镇西王村北组村民耿雪茹,67岁的她因先天性身体残疾(侏儒症),行动不便,要求村便民服务室便民代办员王强泰为其办理五保户。王强泰受理后,到镇民政工作站详细询问了申请办理五保需要提供的资料。为耿雪茹开具证明,复印资料证件,将资料收集齐全后,及时递交到镇民政工作站。随后又领着镇民政工作站工作人员入户核查,几次到镇民政工作站了解办理情况。从开始上报资料,到最后县民政局审批通过,整个办理过程全部由村级代办员王强泰跑腿,最后五保审批通过后,村上还安排专车将耿雪茹送到了县敬老院,真正做到了上门服务,没有让群众跑一步路,花一分钱。
三是建立干部轮流值班工作承诺制。将村级服务中心办理事项、内容、流程、条件全部上墙公开告知。对群众向便民服务室值班的两委会干部委托的事项、要求,采取即办、承诺时间办和告知不能办等形式进行公开承诺,做到“一口受理、全程服务”,办理结果由委托人在办结后签字评价,实行一月一公开,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着落”。
四是建立干部轮流值班工作绩效考核制。将干部的联系电话、村级事务办理情况、有关服务项目、办事程序、承诺时限、事务代办人等内容在公开栏内公开,对已解决的问题、暂时未能解决的问题及原因也一并公开,让村民知晓。县、镇纪委不断加强明察暗访工作力度,对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室至少进行一次暗访,对工作不力,作风不实等相关责任人,下发《督办通知书》。同时各镇将村两委干部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轮流值班考勤结果、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管理运行情况与村干部年度绩效考核挂钩,推进村级便民服务工作的开展。
实施“村级便民服务干部轮流值班”制度以来,全县村级便民服务室共接待群众62472多人次,为村民代办事务55706多件。广大群众普遍反映现在办事人好找了,事好办了,解决问题容易了,冤枉路少了,现在的办事更加规范了。